首页 >> 乡村文化 >>厚重缑氏 >> 姬华强 ‖ 回望故乡
详细内容

姬华强 ‖ 回望故乡

未命名_副本25.jpg


一 低矮的神山

640.webp.jpg

     今年谷雨时节,有朋友在微信群里转发了关于谷雨的十首古诗,其中一首是唐代诗人许浑的《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诗云: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这位许诗人或许现在已不为人知,但在唐代,他的名头却也杠杠的,因他晚年归闰州丁卯村舍闲居,因自编诗集《丁卯集》,诗风被称为丁卯体,许浑诗多写水,后人拟之与杜甫齐名,不无调侃地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来评价他。但这位许诗人绝非浪得虚名,且不说这首诗中“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为无数文人怦然心动,并以之自况,单是那石破天惊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就足以光耀大唐诗史,并传诵千载!但说实话,真正吸引我眼球的并非这些,而是这首诗的诗题“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题中谓“缑氏”(音:gōu shì)者就是我的故乡。

     光阴荏苒,从1985年考上大学算起,19岁那年我离开故乡,已整整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我与故乡的关联,无非是每年几次回乡探望年已古稀的父母和已到耄耋之年的祖父。多年来,午夜梦回,眼前浮现的则是上学路上沿着清清的小河走过,还有河上那座弯弯的小桥,还有小河边拂面的绿柳,还有缑氏小镇上那长长的窄窄的老街……。近年来,每次回乡从镇上走过,总觉得当年那长长的老街变得如此之短,当年镇上那幢惟一的红砖盖成的两层高的看起来无比雄伟的供销社大楼,如今看来竟是那样的低矮和破败,虽然镇上近几年也建成了楼高达数十层的居民小区,但看来竟觉得并不协调。怅然若失的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对于一个游子来说,我这生于斯长于斯19载,魂牵梦索的故乡,其实早已成了异乡!

  是的,亲爱的故乡,我对于你又知道多少呢?因此猛然间读到许浑的诗作,就勾起我一探故乡历史的无比的兴趣。打开“百度”官网,对于缑氏做如下解释:缑氏镇是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辖区。历史上曾多次设县治。缑氏,战国韩邑。《史记·白起传》:秦昭王四十六年(前261),“秦攻韩缑氏、蔺,拔之.”。缑氏县,秦置,属三川郡。治所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西汉属河南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废。东魏天平元年(534)复置,属洛阳郡。寄治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周建德六年(577)移治今偃师市缑氏镇北七里。隋开皇四年(584)移治今缑氏镇北十里,属洛州。大业元年(605)移治今缑氏镇东南十里。三年(607)属河南郡。十年(614)移治今缑氏镇西南三里。唐属洛州,贞观十八年(644)废。上元二年(761)复置,治所在今缑氏镇北宋熙宁八年(1075)废。目前的缑氏辖区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六万两千多人。那么在古代,缑氏县的地盘要比现在大许多。

许浑诗集《丁卯集笺证》一书,对“缑氏”一词所做的注释为:“缑氏县,在河南偃师南,因境内缑氏山而得名”,这应该就是故乡名称的由来。那就让我们去看看那座与我故乡相关的缑氏山。

古缑氏.jpg


    刘禹锡《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话简直写的就那座大名鼎鼎的小山——缑氏山。缑氏山,后简称缑山。因周灵王缑姓皇后也是传说中的西王母在此修炼而得名。周时又称“抚父堆”,位于故乡缑氏镇东南约6公里。虽然缑氏山海拔仅有308米,但这里确实产生过两位神仙。一位是大名鼎鼎的西王母, 据说她曾在缑山修道。因为她姓缑,故该山名缑氏山。另一位就是周灵王的太子晋,又称王子乔、王子晋。《列仙传》记载,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他爱好吹笙,喜欢吹凤凰鸣叫,在此升仙而去。故《山海经》载:缑山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泉水出焉,上有饮鹤池。《四渎记》上则将其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并排在了第六十位。关于王子乔驾鹤飞升的故事,《列仙传》中是这样写的: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博学多识,生性好道。有一次,他在伊河和洛河漫游时,遇见仙人浮丘公,他就跟仙人上了嵩山。这一住就是三十多年。后来,家人桓良终于在山里找到了他。他对桓良说:“请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缑氏山上等我。”到了七月七日那天,人们来到缑氏山上,果然看见王子乔骑着一只白鹤停在山头。他只是远远的看着人们,并不靠近大家。他举手向人们致谢意。几天后,他才骑鹤飞走。王子乔得道成仙的美妙传说,引得后世无数文人骚客纷至沓来。东汉的蔡邕、刘向,魏晋时的阮籍,南朝的谢灵运,乃至唐代的宋之问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宋时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金人元好问,以至明清时期的刘基、王铎、王士槙等,他们无不对缑山清秀神奇的仙景和升仙太子王子晋作了生动的描述。唐代诗仙李白在他的诗中这样写道: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这位李大诗人一方面对王子乔得道成仙无比神往,感叹“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老婆孩子,嗔怪王子乔,说什么“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看来神仙也不是好当的呀!另一位大唐诗人白居易站在缑山之上的王子乔庙前遥想太子晋飞升的往事,这样写道“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举头仰望缑山夜月,怅然若失的落寞与惆怅弥漫千载。

      其实最能使故乡和故乡的那座小山光耀千秋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两次驾临。公元672年,也就是高宗咸亨二年,那一年太子李弘已经亡故。时值八月中秋,武则天随唐高宗李治封禅嵩山,归来夜宿缑氏永庆寺,明月高悬,她触景生情,咏诗云:秋风寂寞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夜吹笙。”惆怅,惆怅,依然是惆怅!

      这首诗后人多以为伪作。但是,2004年11月,考古工作者在偃师市缑氏镇缑氏村,发现一块唐高宗咸亨二年武则天诗碑残片,十几个零碎的篆书断字令观者猜度再三,碑刻书法之精美也让人赞叹。细看之,这块武皇诗碑刻残片上的断字为“秋云轻、月正明、仙驭远、夜吹笙。”由此看来,此诗当为武则天诗作无疑。武氏有诗才,其中早年诗作《如意娘》诗云:“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后来诗作《腊日宣诏幸上苑》诗:“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均脍炙人口。640.webp (3).jpg

    二十七年后,也就是公元699年,武周圣历二年,已废唐立周称帝多年的武则天,再次驾临故乡。这年的农历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这次与二十七年前的心境已大不相同。她一时触景生情借王子乔驾鹤飞天的故事抒发情怀,歌颂武周太平盛世的繁华。后来在缑氏山头立高三米五九,上宽一米五八,下宽一米七四的升仙太子碑一座,一代女皇亲为书丹。历经一千三百多年风雨,至令仍然矗立在缑氏山之巅的升仙太子碑,见证着当年女皇登临的盛况,彰显着一代女皇的雄才大略。升仙太子碑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这方武则天撰文书写的巨碑,饱含书法神韵,开草书刊碑之先河。它不仅矗立在缑氏山头,也矗立在中国书法史上,璀璨生辉。

640.webp (4).jpg


     对了,差点忘记了,公元1750年,也就是女皇武则天登临缑氏山一千多年后,又一位爱作诗的皇帝也登上了缑氏山。作为一名政治家,他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作为一名诗人,他让人们记住的是他的高产,一生作诗三万余首,但他的诗能让人似乎记住不多。这一年,他的皇后和两个儿子都死了,心中常生烦恼,在皇太后劝说下,他出来巡游嵩山,夜宿纸氏山,视察升仙观,漫步控鹤里。诗人皇帝当然也写有诗作:“缑岭葱茏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割来太室三分秀,望去清伊一带绵。”好诗,好诗啊!好诗最好也刻在石碑上,刻了,乾隆的诗碑现在还立在缑氏山上。

   两位神仙的传说使故乡的缑氏山头仙雾飘渺,无数文人骚客的妙笔生华,一代风流人物的慷慨登临,使这座孤零零的山丘奇峰突耸在中国文化的史册里。不知从何时起,“缑山夜月”成为了后来的“偃师八景”之首。一位不知那朝那代的无名文人这样抒发感怀:“缑山夜色月澄清,四野无尘花露凝。白鹤不迷仙岛路,碧云空锁滑王城。光摇古殿松楸老,字灭残碑涧户明。可惜翠裘相拟似,教人徒忆凤笙鸣。”

   这位诗人对月伤怀,抒发的仍然是一腔愁绪与满怀的惆怅。

 

二   唐恭陵沉思    

src=http___images.shangwenwan.com_social_27dfc10e-e250-4d50-8b17-d42a8de4ed47_imageMogr2_size-limit_177.2k!&refer=http___images.shangwenwan.jpg

青少年时代,我从故乡缑氏到偃师县城上学时,向北进入凤凰谷,就是一道不算太高也不知道名字的山岭。多年以后我才知道不是这道山岭无名,那是自己无知呀!读曹植大作《洛神赋》,开篇有这么几句话:“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軒辕,经通谷,陵景山。”我上学路上必经的那道山岭就是当年曹植笔下的景山啊!

     黄初三年,也就是公元223年,曹植从京都洛阳出发,向东回归封地鄄城,背着伊阙,越过轩辕,途经通谷,他登上了景山。这时侯已经夕阳西下,人困马乏,于是就走下车来。他站在景山之巅,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水,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俯首徘徊间一抬头,却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于是就有了传诵千古的名篇《洛神赋》。

     当我得知上学路上的那道山岭就是《洛神赋》里的景山时,我当时真是被震住了,一方面窃笑自己的无知,另一方面为故乡自豪,我的故乡太牛了!没有景山,就没有《洛神赋》呀!

曹植登上景山四百多年后,又一位伟大人物登上了景山,她就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应该说曹植登景山时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那时他的哥哥曹丕已即位三年,三年来曾为争帝位和他拼得你死我活的哥哥也没少难为他,要不然也不会有那首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七步诗》了。

武则天登上景山则比曹植的心情要坏得多。她是来为他的大儿子送葬的。尽管《新唐书》上都说太子李弘是武则天毒死的,但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呀,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个人都痛彻肺腹,痛断肝肠!

u=755476934,904572357&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公元675年,武则天的大儿子皇太子李弘随高宗、武则天游幸东都洛阳时暴卒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24岁,后被高宗追谥为“孝敬皇帝”,葬于恭陵。这唐恭陵位于现在缑氏镇滹沱村西南的景山白云峰之巅。当地人称太子冢。尽管唐恭陵离缑氏镇不过两三里地,说起来也不怕人笑话,二十岁以前我还真没去看过。太子李弘暴死,唐高宗李治痛不欲生,感念李弘生前的仁孝贤能,亲自为李弘墓撰写碑文《孝敬皇帝睿德记》。因此,在中原大地上就有了这惟一的一座唐代皇陵。src=http___a1-q.mafengwo.net_s10_M00_CA_A9_wKgBZ1lRPpSAO9i7AAx6IPdBI2o47.jpeg_imageView2_2_w_680_q_90&refer=http___a1-q.mafengwo.jpg

唐恭陵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建筑规划工整,长、宽均440米。四面建围墙,辟四门,门外均有石狮一对。神道宽50米,两旁列石雕俑群,封土呈覆斗状。东西现长150米,南北宽130米,现高22米。陵墓周围有12个小土丘系当年的门阙和角楼,遗址原有神墙围护,四面神墙的中部各置神门,以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唐恭陵神道边立有《孝敬皇帝睿德记》石碑一通,高6.1米,宽1.95米,厚约0.4米,文33行,每行82~89字,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唐恭陵石雕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雕刻精美,造型生动,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境界。但经过一千三百多年风风雨雨,那巨大石碑上的字迹早已漫漶不清,几乎成了又一座无字碑。其实还是李弘的妈妈聪明,她懂得,无论什么样的石碑只有树立在人们的心里才能珍藏到永远!时光过去了一千多年,那座已几乎无字的石碑仍矗立在陵墓前,矗立在青天白日下,它仿佛在无言地诉说,诉说着一代女皇和她儿子的故事。

 人都说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亲情中最亲的莫过了母子情深!这指的是寻常百姓人家。自古帝王家能有亲情几许,封建社会几千年来,为了神圣的皇权,父子相残,手足相残,可谓代不绝书。尽管多少年来,李弘是死于肺痨还是被武后鸩杀,历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但太子和她的妈妈武皇后之间不是多么融洽却是毋庸置疑的。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90903_38b630f6e3ec4a8eaedbf7c03d78bf97.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既然说的是武则天母子的故事,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武则天的长子李弘。李弘生于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李弘的名字大有来历。隋末唐初,在道教民众中有“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说太上老君将转世为人主,化名李弘来拯救众生。在唐朝初年,道教可是国教,唐王朝初创年代,之所以奉道教为国教,除了道教本身比较符合当时的国情外,还有个现在看来似乎可笑的原因,唐高祖李渊姓李,老子就是太上老君也姓李呀。所谓的国教应该不难理解,相当于现在社会主义国家都信仰马克思的学说,相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这样看来,武则天这头胎儿子李弘确实并非一般的皇子,他似乎是带着一种使命来到人间的。

李弘自小仁孝谦谨,聪明好学,处事果断。李弘曾经向当时的名儒郭瑜学习儒经。有一次,在读到《春秋左氏传》中的楚世子商臣弑君的故事时,李弘不禁掩卷叹息曰:“这种事做臣子的都不忍听闻,而儒经是圣人拿来训示后人的,为什么要记载这种事?”郭瑜答:“孔子作《春秋》是为了褒贬善恶,用以劝诫世人,因此记下商臣的恶行,让后人都知道有这样的事。”李弘说:“不是说这种事不能流传,而是我不忍知道,让我改读别的书吧。”郭瑜说:“殿下资质敏睿,既然不忍闻听这些凶事,臣听说要安定上位、治理人民,莫过于精通于礼。不懂礼则无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之位,所以先王重视此道。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那么请殿下就改读《礼》吧。”李弘接受了这个提议,开始刻苦攻读《礼记》u=530249785,4259885692&fm=253&fmt=auto&app=138&f=JPEG.webp.jpg

从史书上的这段记载看,李弘真是个好孩子。但是看到这段记述,说实话我都替他担心,好孩子尽管是好孩子,但好孩子成不了政治家!作为皇太子的李弘漂亮话说说,显示一下自己的仁爱和忠厚是可以的,怎么真去攻读《礼记》了?那东西看多了是要误大事的!要知道你不是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你是皇子,你不是一般的皇子,你是皇太子!你不读《春秋左氏传》,你怎么知道人心的险恶,怎么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你不懂这些,作为一名未来的皇帝你怎么能面对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驾驭各种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从而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呢?

好孩子大多都心底善良,好孩子都讨父母的喜爱,李弘也讨爸爸的喜爱,至于是否讨妈妈的喜爱那还真不敢说。好孩子李弘很快就长大了,深得皇帝老爸喜欢的他多次受命监国,这监国就是替老爸处理朝政的意思吧。看来他亲爱的爸爸也是有意要历练他,栽培他。可就是在这个时侯,李弘做了一件事,又一次显示了他心地的无比善良。

李弘有两位同父异母的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这两位公主因为和武皇后发生了争执,于是被关了起来。可能是后来被人们忘了吧,这一关就是二十多年。后来李弘无意在看管这两位公主的地方看到了她们,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两位姐姐都四十多岁了,都不敢认了呀!心地善良的李弘无比感伤,同父异母的姐姐也是姐姐呀!于是向皇帝老爸奏请将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下嫁。对于老爸来说,李弘这事做得真是漂亮,这两个孩子也是他的亲骨肉呀,天下哪有爸爸不喜欢女儿的,可是老婆太厉害了,她生起气来惹不起呀!现在李弘把这事给提出来,那真是说到他皇爸爸心窝里了呀!准奏!

但在李弘的妈妈看来,这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知道义阳、宣城两位公主的妈妈是谁不知道?那是萧淑妃萧良娣呀!李弘呀,李弘,你是太不了解你妈妈了!从 十四岁那年(公元637年),进入你皇爷爷的宫中做才人,到最后成为当今的皇后,你妈妈这一路走来容易吗?有几次稍有闪失就万劫不复了呀!在你爷爷的宫中,你妈妈她光是才人就做了十二年,后来你爷爷驾崩前的那几年,不知道谁在社会上造谣说,将来姓武的人要当皇帝,可这种不着边际的话,你爷爷偏就信了!他可差一点就杀了你妈妈呀!后来你爸把你妈妈从感业寺召进宫来,从昭容到昭仪,从昭仪到皇后,又经历多少艰难险阻你知道吗?萧良娣和你妈妈斗,王皇后和你妈妈斗,多亏你爸爸英明,要不然你妈妈早就被她们害死了呀!如果没有了你妈妈,哪会有你这当今的皇太子?特别是那位萧良娣,你说你斗不过你就认赌服输呗!死到临头还不忘恶毒地诅咒你妈妈: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有多长时间你妈妈一到夜里就做恶梦,梦见那披头散发的恶鬼萧良娣。想起萧良娣,不对,是枭良娣,你妈妈这辈子都不愿再住在长安城!

当然这是我们把李弘作为好孩子来看待这件事的。史书记载这些年在唐高宗有意载培下,太子李弘进步很快,迅速成长。处理政务果断而且有条有理。如果从李弘作为一名青年政治家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件事李弘做得那是一石三鸟,心机莫测呀!第一,讨得了皇帝爸爸的欢心,就不用说了;第二呢,显示了自己的宅心仁厚,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了当今皇太子未来的万岁爷的崭新形象,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关键是第三,这件事无疑问地污化了他那权力欲越来越强的妈妈的形象!当然我们这只是一种私人化的揣度,我们宁愿认为李弘还是好孩子。

虽然皇上同意义阳、宣城两位公主嫁人,但嫁给谁武皇后说了算!随随便便把这两人嫁给卫士了事,这让武则天的心里也平衡了些。这件事算是过去了,但真的过去了?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就不那么简单了。这次轮到李弘难受难过了!

却说皇太子李弘有一位爱慕的姑娘,她是司卫少卿杨思俭的女儿。这个女孩子知书达理,人也长得极为端正漂亮,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李弘十分喜欢。后来定好了婚期,马上皇太子就要大婚了!但这个时侯,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的事情, 皇太子的女朋友被人强暴了!这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这朗朗乾坤还是李唐的天下吗?做这事人叫贺兰敏之,李弘的表兄弟,她妈妈武则天的亲外甥。我们不知道,皇太子李弘面对如此污辱,是怎么咽下这口气的。  

再后来就是李弘突然死亡。这下他终于咽下了这口气。

皇太子李弘的故事说完了。再简单地介绍一下武则天的另外三个儿子吧。

 李弘的大弟弟叫李贤。在武则天的四个儿子中李贤应该是最优秀的一位。自幼容止端雅,精读儒学经典过目不忘,喜欢诗词古文,性格刚强比哥哥李弘有魄力,喜好运动善骑射,身体倍儿棒,是个有资质、有能力、有才学的理想接班人。李治非常喜欢这个儿子,为他配备了资深太子班子辅佐他,李贤多次监国,处理政务深得李治满意,为此还下旨表彰过他。李贤应该还是属于学者型的皇子。他还和范晔一同注解《后汉书》,李贤的学术功底由此可见一斑。李弘死后的当年六月,小他两岁的李贤被立为皇太子。

但书读多了的孩子大多认死理,爱钻牛角尖。他不知从哪里听传言说他不是武后亲生,为此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后来,宫内深受武则天喜欢的一位名叫明崇俨的五品官被杀,武后怀疑是太子干的,派人立案审查,结果在太子马厩里搜出盔甲几百领,这谋反罪就落到李贤头上。武后执意大义灭亲,当年二十八岁的李贤因谋逆罪被贬为庶人囚禁宫中,后囚禁巴州。公元684年2月,李治皇帝刚死两月,中宗李显被废第三天,武后派丘武官到巴州“慰问”李贤,李贤被逼上吊身亡,时年三十二岁。公元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贤为皇太子,谥号“章怀”,历史上称之为章怀太子。

 李弘的二弟叫李显,曾用名李哲,李显比他的大哥李弘小四岁他在出生的次年被封为周王,李贤被废后,立为太子。高宗去世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李显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在位七年,两次登基。第一次登基后两个月被废为庐陵王。被废五年后又被立为太子。这次做太子又五年后的神龙元年,李显第二次登基,二月复国号曰唐。李显这辈子最大的不幸就是摊上了个不省心的老婆韦皇后。韦皇后本事不大,却一门心思想向婆婆学习,一心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偏偏这个李显比他爹李治还窝囊,啥事都让老婆当家。李显第一次即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重用韦皇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结果武则天对李显的举动大为恼火,这龙椅还没暖热,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软禁于均州,只有妃子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每当听说武则天派使臣前来,李显就吓得想自杀。公元699年,李显被武则天召回京城,重立为太子。公元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武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李显。二月,复国号为唐。历经几多艰难曲折的李显虽然重新当上皇帝,但对老婆言听计从的本性依然如故,韦皇后想做武则天第二的理想也依然炽热,再加上李显又摊上了一个和她妈妈一样有理想的女儿,于是这位李显皇帝就摊上了大事!这次刚当皇帝才两年,就被他的老婆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给毒死了,李显享年五十五岁。这位韦皇后有婆婆的野心甚至比婆婆还狠毒百倍,但其手段与婆婆的差距却不可以道里计。很快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难,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被一并诛杀。

李弘的三弟叫李旦,是为唐睿宗。李旦和他的三哥李显一样也是当过两次皇帝。他的人生结局却比他的三哥李显强多了。唐睿宗李旦第一次即位,是武则天废中宗皇帝为庐陵王的第二天,当时武则天的政治经营还没有达到足以改朝换代的火候,于是最小的儿子豫王李旦就被立为新君。被立以后,李旦不仅不能在正宫上朝听政,且只能居住在别殿,武则天则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睿宗一直在武则天的控制之下,他还恳请母亲赐自己姓武。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则天登基,李旦让出皇位。真是个识大体的好孩子呀,看来李旦死后谥号睿宗还真是恰如其分。后来他的三哥死后,李隆基起兵发难,事成后李旦第二次登基,立李隆基为皇太子。最近我在研读《新唐书》中的《睿宗本纪》,看到一句话时顿觉眼前一亮,这句话这样描述李旦:“长而温恭,通诂训,工草隶书”。要知道我现在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第二故乡——漯河,那可是东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字圣”许慎的故里呀!没想到这位睿宗皇帝也是一位学术型皇帝,他不仅深通《说文解字》,还是一位书法家呢。学术型皇帝李旦皇帝当了没几年,觉得没意思,就主动退位做起了太上皇,把皇帝这累人的差事让给李隆基也就是后来的唐明皇去干了,自已一门心思在家研究《说文解字》,并苦练书法去了。开元四年六月,李旦崩于百福殿。享年五十五岁。src=http___nimg.ws.126.net__url=http___dingyue.ws.126.net_2020_1110_45bb062bj00qjkf770010d000hs00cfp.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fer=http___nimg.ws.126.jpg

    武则天四个儿子有三个儿子都死于非命的悲惨故事,千载以下仍让人唏嘘不已。说实话,这几个孩子大多资质不凡,可他们偏偏和曹植一样生在帝王家。幸欤?不幸欤?请君试问苍天,苍天无语,惟有唐恭陵前那座巨大的石碑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矗立在蓝天之下,仿佛在无言地诉说。其实那位章怀太子和曹植一样也是有点诗才的,他在幽囚巴州时写过一首《黄台瓜辞》,这首词和曹植的《七步诗》放在一起来阅读,让人顿觉他们当时生活的并非人间。辞曰:“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三   一位舍身求法者远去的背影

       图片3.png

          偃师市缑氏镇东北有一条不大的河谷,河谷名叫凤凰谷,在凤凰谷有一个人口不过千余人的美丽村庄,村庄名叫陈河村。陈河村北依景山,南边有一条清清的小河从村边流过。一千四百多年前,这个村子出生了一个名叫陈袆的男孩,他就是后来名垂史册的大唐高僧,俗称唐僧唐三藏的玄奘法师。

          说起对于唐僧的认识,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从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开始的。《西游记》里的唐僧是一个既愚又痴的糊涂虫。小时候读《西游记》,看到唐僧动不动就对可爱的猴哥孙悟空念紧箍咒,孙悟空痛得满地打滚时,自己也气得直跳脚,这唐僧真是太可恨了!还有一个问题多年未解,既然孙悟空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这唐僧为什么非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跑那么远到西天去取经呢?让孙悟空直接取回来不就得了,分分钟的事呀,真是太傻了!再后来,对唐僧的印象就更差了,之所以如此,来源于伟大领袖毛泽东和文学家郭沫若的一次诗词唱和。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观看了浙江绍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估计郭老这次看戏和后来的我看《西游记》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气得直跳脚,于是赋七律一首,诗曰:“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咒念紧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后来,伟大领袖毛主席看到了郭沫若的诗作,对于郭老看待唐僧的态度却大不以为然,委婉地批评他说,唐僧虽然愚蠢了些,也不至于千刀万剐嘛,他还是可以教育好的,在妖魔成灾的情况下,在敌友问题上一时是非不明是可以原谅的。于是就有了毛泽东那首传诵一时的诗作——《七律·和郭沫若同志》,诗云:“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多少年来,国人对于唐僧唐玄奘的印象大抵如此。高中毕业后,我到外地读书,当同学问及家乡出过什么名人,我说到唐僧唐玄奘,引来的往往是一片哂笑。

         后来对玄奘法师印象的第一次全面改观是大学时代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题目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当时的中华民族又一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社会上弥漫着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并放言中国人早已失去了自信力。当此之际,鲁迅先生大声疾呼:“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这段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名言里,所谓舍身求法的人指的就是我一千多年前的乡贤——玄奘法师!

微信截图_20210926095559.png


         再后来,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慢慢地我对我的乡贤玄奘法师的认识也由逐步的理解到无限景仰!用颜渊对孔子的感叹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吴承恩的《西游记》就不说了,既然是小说家言,自是不足为信,那么看看正史里是如何写他的,然而我翻遍《新唐书》,对于玄奘法师的记载竞付之阙如。怅然若失之余,继续查阅资料,这才明白,所谓《新唐书》乃是宋人在后晋时期修撰的《唐书》的基础上重新编纂的。欧阳修、宋祁两位总撰稿人因奉儒家为正朔,持有排佛的偏见,修撰《新唐书》时就把《旧唐书》中关于玄奘和僧一行的传记给删掉了!由此看来,欧阳修虽然在文学成就上名列“唐宋八大家”,为几百年不可多得之人物,但他眼中的玄奘法师,无非一和尚而已矣。其识见和鲁迅先生比起来差距真是太远了!叹息之余,再看《旧唐书》,对玄奘法师的记述也不过了了四百字罢了!愤懑之时,我忽然明白,所谓“正史”者不过是为帝王将相所作的“家谱”,那么这“正史”又怎配为伟大的玄奘法师立传呢?试想二十四史中那么多的王侯将相现在又有几人能为今天的人们所提起呢?其实,后世的学者研究玄奘法师,最主要依据还是他本人的著作《大唐西域记》、唐代慧立法师修撰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和唐代僧人道宣的《续高僧传》。那就让我们从历史的记载里,来追寻他远去的背影。

           史料记载:玄奘俗姓陈,名袆, 公元600年,出生在洛州缑氏县。 玄奘四岁那年,母亲病逝,十岁那年父亲病故。父亲去世后,他就跟着早年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长捷的二哥来到洛阳学佛。 玄奘十三岁那年,隋朝的大理寺卿郑果到洛阳剃度僧人,郑果看他气宇不凡、志向远大,就破格录取了他。并感叹说:“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后来的玄奘终成一代高僧,果然验证了郑果的预言。

微信截图_20210926095717.png

 

           玄奘从十三岁出家一直到十九岁之前,一直在洛阳生活,少年的玄奘因“备通经典”在洛阳的佛学圈子里一时声名鹊起。十九岁那年,因时局动荡,他和他的兄长长捷法师一起西奔长安。二十岁那年,他们又一起来到成都。这期间玄奘兄弟二人在佛学上勇猛精进,时人称为“陈门双骥”。二十四岁那年,玄奘离开四川,回到长安,继续深入学习佛典,据历史记载,二十六七岁时,玄奘法师已名满长安,已然成为“释门伟器”。626年,适逢印度僧人波颇抵达长安,玄奘听说印度的戒贤法师在那烂陀寺讲授《瑜伽论》总摄三乘之说,于是发愿西行求法,直探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于是他结侣陈表,但是“有诏不许”。后来,玄奘的旅伴都退缩了,惟有他西行求法的痴心不改。公元627年秋天,关东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霜灾,措手不及的大唐王朝只能放任灾民外出逃难。就这样玄奘随着扶老携幼的百姓离开了长安。

          兵荒马乱,盗匪横行,那一刻,玄奘明白此一去很可能再也无法返回大唐,那一刻他又怎会想到,此一去就是行程五万里,此一去就是整整的十八载!离开长安,玄奘孤身一人开始了他西行求法的漫漫征途。那一刻,他不会想到,为了到达他心中的圣地——那烂陀,他整整走过了四个春秋冬夏!他不想会到这一路会经过那么多的曲折艰险,一次次的死里逃生!

src=http___dingyue.nosdn.127.net_a8YEKGpWFOP4EYX10LLWryIZDkpjZXm41a23b=GmgQ=II1526855919361compressflag.jpeg&refer=http___dingyue.nosdn.127.jpg

  

           公元627年秋,私自出境的玄奘来到大唐的边塞瓜洲城。面对一望无垠的沙海,他拒绝了当地胡人善意的劝告,抱着宁可向西而死,绝不东归而生的信念,他独自一人走进了八百里翰海。行走了一百多里后,一场不期而遇的风沙使他迷失了方向,慌乱中他又打翻了盛水的皮囊。短暂的犹豫后,他毅然继续前行,这就把他推向了死亡的边缘。在四天五夜滴水未进,他已出现幻觉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枣红马发现了水源,在和死神擦肩而过后,经过几天的跋涉,他终于走出沙海,来到西域小国伊吾。

          离开伊吾,玄奘来到西域最大的国家高昌。高昌王信仰佛法,对玄奘这位来自大唐的高僧礼遇有加。但玄奘没有想到又一场考验还在后面等着他。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高昌王麴文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挽留他,想让他充当这个国家的大法师,都被他婉言谢绝。最后高昌王亲自出面劝说无效后,发出气势汹汹的威胁:要么留在高昌,要么把他送回大唐。面对盛怒的国王,玄奘语气舒缓却掷地有声:“玄奘来者为乎大法,今逢为障,只可骨为王留,识神未必留也。”随后决定绝食,连续绝食三天后,玄奘的决心最终深深打动了高昌王,两人在佛祖面前结拜为兄弟。高昌王决定举全国之力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应,从印度求法归来,在高昌讲经三年。高昌王为玄奘提供了足够使用二十年的路费。离开高昌国时,玄奘已不是孤身一人,而是拥有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30匹马,25个随从,四个徒弟,以及一位高昌官员。不仅如此,高昌王还为沿途24位国王准备了厚礼,叮嘱他们对玄奘西行给予关照。      

            从高昌向西经过焉耆和龟兹,就是是葱岭,过了葱岭就走出了西域。龟兹是佛教大师鸠摩罗什出生的地方。玄奘在这里停留了两个月,第二年的春天来临的时候,玄奘一行离开龟兹,准备在一个叫凌山的地方翻越葱岭。凌山终年冰雪不化,寒风惨烈。翻越凌山,玄奘又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七个昼夜里数次遭遇灾祸,一位徒弟死于一场小型雪崩,一位徒弟被狂风卷下山谷,役工冻毙者十之三四,三十人的队伍将近一半葬身凌山。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71130_8d8127b6fe704ebc87f3d7f6e02c1a1b.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公元628年春天,玄奘翻越凌山,走出了西域,从此进入了中亚。这一年的夏天,玄奘来到了中亚的第一个城市——碎叶。七十三年后唐代的大诗人李白在这里出生。当年西突厥帝国的王庭就在碎叶。西突厥可汗在这里召见了玄奘一行,并派人护送他穿越广袤的中亚大草原, 再一次翻越大雪山后,进入了中亚和印度交汇地带。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界附近,喀布尔河和印度河交汇在一起,这里曾是古代著名的渡口。公元628年秋天,离开长安一年后,玄奘和他的两个徒弟来到了他心中的圣地——天竺。

d1a20cf431adcbefa1b0e2c2271646dba1cc9faa.jpeg


          渡过印度河之后不久,玄奘向东南前行,进入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来到迦湿弥罗国。根据玄奘的记载,当时的印度分为七十多个国家,迦湿弥罗国就是其中的之一。迦湿弥罗是佛教历史上第四次结集佛典的地方,因此这里保留着非常完备的佛教经典。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如获至宝的玄奘埋身于浩瀚的佛经当中,刻苦钻研梵语佛典。为日后周游印度和回国翻译佛经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公元629年的秋天,饱读佛经的玄奘离开了迦湿弥罗继续南下,因为当时佛教文化的中心还在南方的那烂陀。公元630年,玄奘行走了三千多里,穿过了印度北方的七个小国,在第二年的春天,玄奘来到了恒河边。心中的那烂陀就在不远的前方了。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玄奘遭遇了西行以来最危险的一次劫难。玄奘沿恒河而下的时候,突然从两岸茂密的树林中冲出十几条船,拦住了玄奘一行。这次他们遭遇了强盗!遭遇强盗不怕,无非是财物被抢罢了。可怕的是玄奘遇到偏偏是有信仰的强盗,他们不仅抢了他的财物,还要把他抓住杀了去祭祀他们所信奉的天神。被拖上祭坛的玄奘心中默诵着弥勒菩萨,等待着死神的来临。这个时候,奇迹降临了!突然间,“黑风四起,折树飞沙,河流涌浪,船舫漂覆”,强盗们吓得纷纷跪地求饶,玄奘最终又逃过一劫!

18d8bc3eb13533faebc29ecba6d3fd1f40345bda.jpg


          公元631年的秋天,经过整整四个春秋的长途跋涉,玄奘终于抵达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那烂陀寺的主持、百岁高龄的戒贤法师为玄奘专门开讲《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最重要的佛典,戒贤法师是瑜伽学派最权威的学者,戒贤法师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为玄奘讲完了这部四万颂的经书。玄奘学习《瑜伽师地论》则用了整整五年,他非常认真地从头到尾研读了三遍。除了通览佛教经典,玄奘还专心于古印度的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学习研究,对于佛教的通用语梵文,他更是字斟句酌。 留学那烂陀的那几年,玄奘的生活平淡而充实,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那烂陀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玄奘决定再次游学,在其后的3年时间里,玄奘走遍了整个印度 

           公元641年春天,戒日王主持曲女城召开以玄奘为论主的佛学辩经大会。五印18国的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经,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玄奘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这场历时18天的辩经大会将玄奘的留学生涯推向了顶峰.

          公元641年,玄奘辞别戒日王,准备回国,戒日王决定派人护送玄奘从海路返回大唐。但玄奘没有忘记当年与高昌王的约定,毅然决定从原路回国。后来,在东归途中,玄奘得知,高昌王麴文泰已经不在人世。兄弟之约终成往事,玄奘这才决定从南路直接返回大唐。

         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从公元627年离开长安,这一别就是十八年。这十八年里,玄奘走过了五万里的漫漫长路,历经一百一十多个国家,他从印度带回佛经657部,这对于大唐来说这是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当年二月,唐太宗在洛阳宫仪銮殿召见了西行归来的玄奘法师。从这以后到公元664年直到他圆寂的二十年里,玄奘法师多次拒绝了唐太宗父子要他脱去袈裟,辅佐朝政的建议,在长安、洛阳两地潜心从事佛经的翻译,他一生共主持翻译佛经75部,1335卷。此外他还遵照大唐皇帝的旨意,完成了详细记载他西行见闻的《大唐西域记》,并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了梵文。

           公元648年,玄奘完成《瑜珈师地论》的翻译,唐太宗亲自为之做序,这就是那篇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在这篇781字的序文里,唐太宗对玄奘作出高度评价。“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这篇圣教序最早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禇遂良书丹,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是为《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雁塔圣教序》和《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后来都成为书法史上的著名法书,至今仍然是学习书法者必读必临的法贴。

            一千多年后,作为玄奘西行实录的《大唐西域记》无意照亮了印度的古代史。由于印度人没留下文字历史,其历史多存在于传说之中。马克思曾经感叹,古代印度尽管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这样评价玄奘:“无论怎么样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src=http___dingyue.ws.126.net_iP8nfXsM8NJJMjllDWX3DA3NJwJFRod90GnY781f2zjAx1553160287033.jpg&refer=http___dingyue.ws.126.jpg


           历史最终总是公正的。2004年9月,举世公认的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和翻译家,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玄奘法师,和孔子、老子、孙子、屈原一起被国务院新闻办确定为第一批对外宣传的我国历史圣贤。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回到故乡,再一次去参观玄奘故里。登上十数层的台阶,走进位于凤凰谷山坡上的这个不大的院落。和煦的阳光下,在宁静的小院里盘桓,春风吹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让人的思绪仿佛飘回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其实,玄奘西行取经归来,还是重返过故里的。那是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续高僧》里《玄奘传》这样记载:“奘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亲问故,零落殆尽。惟有一姊,迎与相见。”从十一岁那年走出凤凰谷算起,他阔别故乡已经四十七年了。故乡的亲人故旧,大多已离开人世,惟有年迈的姐姐出门相迎。我们无法想像,那一刻,几万里归来的玄奘是否会心生微澜,但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又会给他疲惫的身心带来怎样的抚慰呢?而那一年的那一天,这个宁静的院落又该是一副多么热闹的景象啊!在这个院落里,目前仍存有一口老井,井口边生长着一棵高大的老槐树,由于这棵老槐树是从一棵死去的皂荚树的躯干里生长出来的,当地人称之为皂抱槐。玄奘西行取经去后,这棵槐树的枝干都神奇地向西方生长。那一条条伸向西方的枝干犹如母亲伸出的手臂,在热切地期盼着西行的玄奘早日归来!现在这棵老槐树仍生长在古井边,为前来这里的人们带来一片浓荫。时光流转,玄奘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已一千三百五十多年了,一千多年来,他那远去的背影在人们的记忆里也许已渐渐模糊,但他所光大的佛教文化早已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一起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融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他一往无前,舍身求法的精神也早已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人们为了心中的梦想而奋然前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贤之风,山高水长!

                                                             

          作者:姬华强,1966年生,偃师市缑氏镇人,198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现为《漯河广播电视报》总编缉。




16386751248220019999.png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08661122
13233915315
13837970112
18338879775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守信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