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时】偃师小麦育种记时间:2024-06-27 偃师小麦育种记 张爱玲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在我国先秦时期的诗歌中,小麦的身影卓卓。在河洛偃师,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3800多年前的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并在遗址中发现了碳化的小麦种子遗存,更印证了河洛地区小麦种植的源远流长。 偃师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伊水清清,洛河悠悠,伊洛两河由西向东,在偃师穿境而过并汇合为伊洛河,最终流向黄河,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俗称“夹河滩”,偃师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小麦种植。 跨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河洛大地上,从先民们的刀耕火种,到如今机械化大田种植,粒粒金黄的小麦种子一代代繁衍传承、从未间断,小麦用它乳白的面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是农民的命根子。小麦的基因也已深深融进河洛偃师人的血液、心灵和骨子里,偃师人始终怀着对小麦特有的一种挚爱,孜孜不倦、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小麦育种的研究之中,追逐着小麦高产之梦,也追逐着小麦高质量发展之梦。 小麦育种,通俗地讲就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原有小麦品种或材料的基础上,揉入一个或多个目标性状,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比如矮杆抗倒伏、抗病、早熟、高产等,将其原有的产量、性状改善和再提高。 在1958年,偃师就荣获了河南省小麦“元帅县”称号。1958年,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到偃师视察农业工作,1960年,刘少奇主席到偃师视察。偃师小麦育种工作方兴未艾,一浪更比一浪高。 一、刘应祥的“四穗麦子”和“三个耳朵” 上世纪60年代初,偃师岳滩村的农民刘应祥出了名,他生于1928年,出身贫民,当过长工,经受过饥饿的折磨,他年轻时一直怀着“叫群众吃上白面馍”的朴素梦想。有一次,在一家国营农场参观麦收时,刘应祥看着那些穗大粒饱的麦穗,心怦怦直跳,这是西北农学院赵洪璋教授刚选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碧玛一号”,刘应祥掐了四穗麦穗带回村庄,用手小心翼翼地搓出了一二百粒麦籽儿,这四穗麦籽随后产生了神奇的几何倍增效应。通过滚雪球式繁育,3年后,刘应祥所在的高级社普及了这个良种,小麦亩产量从之前的100多斤飞跃到380多斤,创造了一个奇迹。不仅村里群众吃上了白面馍,岳滩村每年还向国家贡献38万斤小麦,在全省乃至全国传为佳话。 刘应祥在关注播种小麦新品种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注重麦田管理技术,他提出了“三个耳朵”小麦返青期管理办法:麦苗叶片像猪耳朵向下耷拉是过旺苗,需要控制;麦苗叶片像马耳朵向上竖是瘦弱苗,需要促进;麦苗叶片像驴耳朵肥而不垂是壮苗,需要保持扩大。并将“三个耳朵”编成顺口溜,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上世纪70年代,刘应祥总结的小麦管理栽培技术在全省、全国推广,国内外慕名而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有时一天达上万人次。刘应祥等人撰写出版了《小麦生产的斗争实践》《小麦高产稳产低成本》等专著,成为当时指导全国小麦种植的“宝典”,在全国发行15万册。1975年,河南省开办了岳滩农学院,师资来源于河南农学院、百泉农专,并结合农民专家,每年培养出两三千名学员,成为各地小麦生产的技术骨干。1979年,偃师小麦生产过程,被拍成科教片《小麦高产之路》,在全国放映。“三个耳朵”的小麦返青期管理经验,被写进了农业院校《栽培学》教材,一直沿用至今。刘应祥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从1984年起连续四届12年担任全国小麦专家顾问组组长,为促进全国小麦持续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李德炎培育出全国第一代高产小麦品种“偃大25” 偃师大口镇肖村的李德炎,生于1935年,是一名农民小麦育种专家。1972年,他培育出的“偃大25”是全国第一代高产小麦品种。1975年,他受中国科学院委托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小麦育种学》,填补了中国小麦育种理论的空白。他主持培育的偃大24号、25号、26号、728等优良小麦品种被连年大面积推广种植,矮杆、大穗、早熟的偃育898在全国大面积种植,深受农民的欢迎。每到夏收时节,总有农民兴高采烈地跑来向李德炎报告小麦高产丰收的大好消息。 1989年,李德炎退休后,毅然回乡,回到老家肖村。村里特批了几亩水浇地给他,满足他小麦育种的需求。他说:“我心里只有土地,只有小麦育种,在城里享清福我真坐不住。”李德炎生活节俭,把每月的退休金全部投入科研,冬天寒风刺骨,他却蹲在麦田里观察小麦生长情况并认真记录,麦收时节骄阳似火,他又在田里一株株选种标记。2007年,年过七旬的李德炎又培育出新品种偃育898,该品种弱春性、穗大粒大早熟、成熟落黄好、中筋半角质、饱满度好、高产稳产,获得国内小麦专家一致称赞,并大面积推广种植。李德炎还把自己培育的新品种分发给乡邻们种植,并直接到田间耐心指导,他说:“我图的就是小麦颗粒饱满,农民多打粮食。”他有一颗金子般的悯农、爱农的心! 三、徐才智的国家小麦标杆“豫麦18”“偃展4110” 徐才智,1950年出生于偃师翟镇镇二里头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0年,偃师已是著名的小麦技术之乡,偃师众多村庄都成立了村科研站,20岁的徐才智抱着让父老乡亲多吃白面馍的朴素梦想,怀着对小麦的热爱,青涩地走进了二里头村科研站,开始参与小麦育种工作。一把尺子、一把剪子、一架从学校找来的旧天平,再配上刀子、镊子、瓦罐,就是他的实验工具;没有试验田,他就在村里的公墓区开荒播种;没有实验室,他和伙伴们吭哧吭哧打起土坯,自建了两间小屋。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他小心翼翼地播种、守护、观察、测量、记录,可遇到乡亲办丧事,麦苗总被踩得东倒西歪,有人还骂他“神经病”,这些没有阻止他小麦育种的脚步,他扶起麦苗,坚守着这份初心。1978年,徐才智在试验田里选择出了一株性状优异的小麦,矮杆、早熟、高产、抗病、抗倒伏,他如获至宝,开始对这株小麦倾注更多的培育,年复一年地观察、选择、提纯复壮,春去春又来,麦绿麦又黄,直到1988年,十八年磨一剑,他带着培育稳定的这个小麦品种到省会郑州毛遂自荐、参加试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著名的小麦新品种——豫麦18,农民们昵爱地称它“矮早781”。它具有高产稳产、矮杆抗倒、早熟避灾、粒重稳定、株型紧凑、叶不早衰、灌浆速度快、适应性广、自身调节力强、既宜高产栽培、又宜晚茬间套等突出优点。后又通过国家审定,这个国审小麦新品种,在小麦史上创造了两个突破:亩产突破1200斤,总产量突破3亿5千万斤,全国累计推广面积4亿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重大科技推广奖。 徐才智成功培育出的“偃展4110”“豫麦63”小麦新品种,加上“豫麦18”(矮早781),他培育出了3个国审小麦新品种。其中“豫麦18”“偃展4110”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灵魂品种,分别作为黄淮南片、河南省春水组的对照品种长达20多年、10多年之久。徐才智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小麦育种专家、全国劳动模范。 1991年-1995年,利用“豫麦18-64”小麦新品种,河南省在偃师翟镇镇开展“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活动,开创了全国小麦超高产栽培模式研究推广应用的先河,对推动当地、全省乃至全国大面积粮食产量的提高,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偃师小麦万亩超高样板田单产居世界领先水平。 四、江山代有人才出,伊洛河后浪推前浪 偃师小麦育种人才,像伊洛河水,前浪推后浪,生生不息,奔涌向前。偃师小麦新品种培育队伍主要有两支:一支是来自原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国有育种队伍,一支是来自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自身的研发团队。这些年,偃师陆续涌现出了王建涛、黄彦宗、李建伟、韩红卫等一批现代育种家。 李建伟,1970年出生,199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偃师农科所,一直从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及农技推广工作,高级农艺师。其主持参加选育出省级审定小麦新品种“偃师16”“偃丰21”“偃丰28”“偃丰29”等10个品种,其中“偃丰21”“偃丰28”“偃丰29”获得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获得科技成果4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个;引进推广小麦新品种20多个;等等。2018年被评为“河南省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并参与“河南小麦节水高效技术和机具创新集成与应用”科研项目,2019年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 初见李建伟,他长得方面大脸,浓眉大眼,身材魁梧,是个不折不扣的北方汉子,可说起小麦育种,他却展现出了多情的另一面,他说自己30多年来和小麦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点沉迷于小麦育种,天不明就想下地,天不黑就不想回家,看着小麦的不同株系、不同性状,爱不释手。有一次眼看天空乌云密布,但就是拔不动腿,还想再多观察一会儿小麦性状,直到大雨瓢泼,淋了个落汤鸡。有时候连夜里做梦都是在思考小麦的不同性状,如何选配杂交组合。有一年正值麦收时节,小麦小区试验材料已经收获进网袋,放在晒场晾晒,可半夜里突然电闪雷鸣,他呼地一声坐起,飞车赶到单位,抢着将晒场的八十多包麦穗扛进实验室,种质材料总算得到了保护。 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一个小麦新品种的成功培育,没有8-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默默耕耘、坚守与执着,不通过无数次地杂交组合和碰撞,不会发现、分离和稳定。只有这些专注坚定、心无旁骛的人,才能与小麦新品种相伴相生。 偃师目前有8家持证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其中3家企业(河南才智种子开发有限公司、河南金高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具有新品种自主研发能力,他们也在不断研发非常叫好的小麦新品种。 近几年,偃师年均审定小麦新品种5个左右,审定数量居河南省前列。截止2024年,偃师共培育并审定小麦品种60个,其中国审品种4个(豫麦18、豫麦63、偃展4110、偃高21),省审品种56个。金高种业王建涛培育的“偃高21”通过国审;亳都种业研发的小麦新品种“偃亳307”、“晨博985”在黄淮麦区国家小麦新品种核心展示示范暨第六届小麦新品种地展博览会上被组委会评为专家推荐品种。偃师申请新品种保护14件,已获授权6件。2023年,偃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参加评比实验10个,进入区域实验10个,生产试验6个;2024-2025年,偃师有3个小麦新品种有望通过国家审定。 五、偃师小麦良种繁育产业现状 偃师现有耕地36.8万亩,其中水浇地占比70%达26万亩。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特征造就了偃师小麦籽粒均匀饱满、面粉颜色乳白,粉质细腻且富含钙、铁等矿物质元素。依托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丰富的小麦技术人才优势,偃师先后注册小麦种子生产经营企业8家,其中具有新品种研发能力3家,洛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1家。2020年,依托小麦产业优势,偃师成功创建洛阳市级现代优质小麦产业园,2022年偃师小麦通过“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偃师常年良种小麦繁育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含代繁),繁育小麦品种60多个,以偃师自育弱、中筋品种偃高21、偃亳1886、偃亳369、偃丰28、偃丰29等为主导,其他外地品种为补充,年产良种300多万公斤,供种覆盖面积300多万亩,辐射豫西、豫东、豫南和黄淮海小麦产区的安徽、河北、江苏等11个省市。 抚今追昔,偃师小麦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历经无数代人的辛勤耕耘,偃师一代又一代小麦育种专家们每个人都怀着炽热的情怀、朴素的梦想,忘我地坚守在试验田潜心研究,为后来者不断树立更高的标尺,他们留下扎实的小麦育种理论方法以及宝贵的数据资料和种质资源。偃师小麦育种人就是这样代代相传、你追我赶,用自己的科研成果翻天覆地、潜移默化地造福偃师、造福洛阳、造福河南、造福全中国。 偃师小麦育种,是一张不折不扣的名片!偃师小麦育种,在河南省乃至全国始终挥洒着浓墨重彩的章篇!偃师小麦育种,将乘着种业振兴的东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024年6月13日
作家简介
张爱玲 ,偃师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在《洛阳日报》《伊洛河》发表多篇诗歌、游记、散文,深受读者喜爱。 联系电话:13939936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