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信息网】牛粪上的甜蜜事业时间:2025-06-17 牛粪上的甜蜜事业
汝阳“甜瓜哥”马明盼的创新路
《 河南日报农村版 》( 2025年06月17日 第 06 版) 甜牛牧场工作人员把采摘的甜瓜装入塑料框中 □高庆立 文/图 6月8日上午9时许,汝阳县小店镇李村的汝阳县家乡美家庭农场甜牛牧场门前车水马龙。“汝阳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的牌子在阳光下格外醒目,甜瓜展示大厅内人头攒动,来自洛阳市区的市民正组团体验实地采摘。有的带着小孩一起摘甜瓜,有的则用手机拍照制作视频,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截至上午11时许,现场已销售甜瓜300余箱。 “马经理,今天的场面真火爆呀!”面对笔者的感慨,甜牛牧场总经理马明盼笑着回应:“自从4月初头茬瓜下来后,打电话要瓜的、直接到现场买瓜的就没断过。像今天这种规模的团队,我已经接待三四批了。”随着他的讲述,一个充满激情与创新的创业故事缓缓展开。 “甜瓜哥”是消费者对马明盼的爱称。2009年7月,从郑州大学毕业的马明盼,在一次到汝阳县柏树乡丈母娘家探亲时,看到一位种瓜老农在大田里劳作的场景。平时喜欢看央视农业科技节目的他,深知传统甜瓜大田种植模式存在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的弊端,一颗用科技改变传统农业的种子就此在他心中埋下。2014年,他毅然租下7亩土地,注册成立汝阳县甜牛牧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了实现科技赋能的目标,他与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建立“产学研”技术合作关系,成立甜瓜产业研究院。 在研发过程中,马明盼带领团队创新性地研发出“50%发酵牛粪无土高效长季节栽培薄皮甜瓜技术”。该技术将本地的牛粪、玉米秸秆、花生皮、香菇菌渣等进行充分混合、翻堆、发酵、腐熟,转化为有机质“土壤”,让甜瓜生长在这种“复合土壤”上。马明盼说,这一技术实现了废物利用,构建起“农—牧”有机农业循环体系,还结合“多叶保果、多果多茬”技术,使甜瓜亩产可达1.2万斤,产果期延长至150天以上,从4月初的第一茬瓜到9月,可收获6茬甜瓜。同时,他从河南农业大学“豫艺种业公司”引进“绿宝”等5个高品质优良品种,完成了本地甜瓜品种的更新换代。 凭借独特的种植技术和优良的品种,“牛粪上的甜瓜”声名远扬,不仅在当地俏销,还通过线上销往洛阳以外的广大市场。如今,马明盼的种植大棚已经增加到125个,公司收益增长到450万元,更帮助8个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0”的突破,有了可观的收入。 马明盼的甜瓜产业还给周边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据他介绍,几年来,甜牛牧场培养出300余名种瓜能手,安排100多名长期和季节性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今年62岁的苗敏满脸的高兴和满足:“俺家就住在附近,我在这里干了两三年了。公司每月发保底工资2000元。”今年52岁的张群也接上话茬儿:“我去年在甜牛牧场干活挣了2万多元,这里的活比建筑队的活轻松多了。” 凭借在农业领域的突出贡献,马明盼先后获得了全国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优胜奖、河南省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凤归中原”返乡创业大赛洛阳赛区二等奖、洛阳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还被汝阳县委统战部批准担任汝阳县政协委员。 “我要成为复兴家乡传统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让更多客户吃到更好的甜瓜,让更多村民赚到更多钱。”马明盼说。随着发酵牛粪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的日益成熟,他计划在2025年将总种植面积扩大到320亩,下一步要在家乡逐步推广甜瓜无土栽培技术,向着实现更大经济效益的目标迈进,让这朵由牛粪培育出的甜蜜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