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新闻 >> 【乡村振兴信息网】新安走好乡村振兴路提升群众幸福感
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信息网】新安走好乡村振兴路提升群众幸福感

时间:2021-11-12     作者:本报记者黄红立全媒体记者许金安通讯员郭建立文/图【转载】   来自:河南日报农村版

    繁华静谧幸福地

    放松自我任驰骋


    □本报记者黄红立全媒体记者许金安通讯员郭建立文/图

    近年来,新安县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和洛阳市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把准正确方向,抢抓发展机遇,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立县,打造特色产业促进农旅融合,不断优化农村路网结构,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努力实现城乡文明新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乡村振兴阔步向前。

    农旅大融合,绘出一幅“山水画”

    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新安的山水传奇,不但拥有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和汉函谷关世界文化遗产两张亮丽名片,还打造了1家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形成了北部“四山一湖一集群”、南部“一带一城一园区”、东部“一沟一域一特色”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丝路汉关,山水新安”旅游品牌凸显。

    围绕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新安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国道产业带内,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加速农村土地流转经营,加快农业向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了“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和谐发展”目标。

    新安把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村集体融合、合作社带动、群众参与”五位一体发展模式,重点打造了黄河神仙湾、大河田园、畛水湾等12个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47个,覆盖11个镇127个行政村24.9万人,年综合收益20亿元以上。

    据了解,新安去年在农旅方面投资达14.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52个,培育形成了4个A级乡村旅游景区、5个特色旅游村、1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35个休闲农庄、186家农家乐、58个采摘园,年接待游客190万人次,带动2540多户9160多名脱贫群众,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11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6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今年3月,新安入选“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

    “农旅融合是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只有把相关相近农业生产要素有效整合,才能激发农村新动能,撬动‘三农’新发展。”新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卫星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给新安农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将下大力抓好产业文章、特色文章、生态文章、融合文章,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四好农村路,织出一张“淘金网”

    初冬,寺坡山村五彩斑斓。站在村口俯瞰,一辆辆挂着外地牌照的小轿车,若隐若现地沿着盘山公路缓缓驶来,每每此时,村党支部书记马红北的心情像刚吃过蜂蜜一样甜。

    5年前,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出山路,这里还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村民纷纷外迁。2016年10月,在各级有关部门的努力下,长2.5公里、宽6米“能让两辆大客车会车”的盘山水泥路修通,古村落“重见天日”。村子后来被打造成旅游度假区,村民吃上了旅游饭。

    一条路改变一个村的命运。而在新安县东部,一条长24公里,连接磁涧、五头、仓头(“磁五仓”)三个镇的乡村道路惠及人口超过10万人。

    新安“磁五仓”沿线种植樱桃达4万多亩,近年,新安持续对沿线区域进行重点打造,公路提质升级,改善村容村貌,举办各类节庆、赛事活动,将沿线相关特色农业项目“串珠成链”,旅游效应显现,樱桃给当地果农带来的收益年均在3亿元以上。今年5月,“千年樱桃——自驾采摘之旅”旅游线路入选洛阳市首批最美乡村旅游路。

    一路通,路路通。该县围绕便民、产业、扶贫、旅游、物流、健身等主题,深度挖掘农村公路的先导和带动作用,全方位助推樱桃、牡丹、中药材等产业的发展,建成了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网络。2017年8月,新安县入选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018年9月,新安县再次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去年,该县又高标准建设了161公里沿黄道路,完成了7万多亩沿黄造林工程,“沿黄路”成为新安新的网红打卡地,“开门见公路,出门上客车”成为新安农民的真实生活写照,作为该县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一条条农村公路犹如一条条连通的“毛细血管”,构建了农村内畅外联新格局。

    文明新跨越,育出一朵“幸福花”

    前不久,磁涧镇礼河村79岁的夏莲花老人,悉心照顾偏瘫在床老伴20多年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美丽相守”也为礼河村“全国文明村”金色名片增添了一抹亮色。

    而10年前,礼河村还是新安有名的穷村、乱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河南省人大代表张三说,实现文明新跨越的“秘籍”主要体现在两个“袋”上,一是“富脑袋”,用对方法把先进思想装进群众脑袋;二是“鼓口袋”,找准发展路子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新安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提升中,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把城市与乡村一起抓,实现了城乡共治,城乡共美。

    文明实践树新风,城乡处处是风景。青要山镇,“好家风”激活了乡村治理好“风景”;磁涧镇五里岭村,四兄妹“偷”娘的故事也让人赞叹;五头镇马头村,“诚信道德工分”评定制度延续了30年之久……

    2018年,新安被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经过三年努力,2020年11月,新安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也成为洛阳市唯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县(市)。

    该县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大工程,以整治婚丧嫁娶、陈规陋习为切入点,突出抓好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示范引领、工作创新、长效管理,全面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目前,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2个、全国文明校园1个、市级以上文明镇11个、市级文明村镇79个;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320个,9星级文明户挂牌21613户,10星级文明户挂牌15075户;建成村史馆、家风家训馆21个;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61所、乡村复兴少年宫14所;建成投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6个分中心、11个实践所、120个实践站,先后组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3万余场次,参与群众510余万人次。

    11月4日,洛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新安召开,与会人员观摩了新安县南李村镇懈寺村、铁门镇高沟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大家表示,农村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眼下,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抽检在即,全民参与,全域行动,新安新一轮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掀起高潮。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08661122
13233915315
13837970112
18338879775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守信网络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