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文化 >>厚重缑氏 >> 【乡村振兴信息网】古缑氏县的变迁
详细内容

【乡村振兴信息网】古缑氏县的变迁

时间:2021-12-14     作者:李现通【原创】   阅读

未命名_副本25.jpg

次设县,如今是中原旅游名镇


古缑氏县的变迁


 李现通


缑氏(goūshì),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有一千五百多年的置县史,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的首批县,设县历史一直延续到明代。

缑氏历经灰嘴原始文化、滑国、刘国和古缑氏县数千年更迭,自古便为洛京畿辅之地。与偃师或分别设县而治,或互有辖属。据清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偃师县志》示意图,历史上的缑氏县大致范围:东辖巩义西部(回郭镇、鲁庄等),西至诸葛、李村,南到登封颖阳,北至伊河两岸。不同时期的范围也不同。


河南永安、缑氏两县界碑.png 

2003年出土的北宋永安、缑氏两县界碑拓片(嵩伊缑山文化研究会提供)

 

    史载,上古的黄帝铸鼎和大禹治水时期,缑氏一带就留有他们治理国事的足迹。黄帝的史官仓颉,是中国文字的创始人。其后裔封于侯(即河洛小方国缑国)。

    西周时期,缑氏为周卿士封国。周公的次八子因功受封于费,建滑国,称滑伯。后将封国迁于缑邑,也称缑侯,国都大致在今府店镇滑城河一带,邻邦有卫国和郑国。周王四年(公元前678年),滑国君主缑侯(滑伯)参加了春秋霸主齐桓公组织的“幽之会”。周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629年),秦国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军奔袭郑国,秦军进入缑氏地界后,遇上了郑国贩牛的商人弦高。弦高假称是郑国使臣,向秦军献上4张熟牛皮和12头肥牛,暗示郑国已有所准备。秦军担心偷袭不成,就顺手灭了滑国而还,途中却被晋军全歼。至此,滑国永远成了历史。

    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年),太子晋为民请命,周灵王将太子晋废黜为庶人,贬谪到缑氏。不到三年,太子晋抑郁而终。《列仙传》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太子晋跟随仙人浮丘生,在缑氏山升仙了。战国(前475年至前221年)时期,偃师、缑氏为国畿内邑。据史籍《读史方域纪要》记载:“显王二年(公元前367年),韩、赵即其所封,分国为二,河南、缑氏、谷城三邑属韩。”《战国策·秦策》中记载:“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秦昭襄王四十六年(赢稷,公元前261年)亲攻韩缑氏、蔺,拔之。

    据记载,东周末年辖七县: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孟津)、偃师、巩、缑氏。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置偃师、缑氏二县,均属三川郡。三川郡是秦朝的郡级行政区,以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三川而得名,是本来意义上的"中国",郡治在今偃师汉魏故城。缑氏县县城在缑氏邑古城,位置在今洛阳偃师区东南府店镇北二里,大概辖今偃师南部和登封、巩义一部分。

    刘邦建汉,初都洛阳,后迁长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辖洛阳、河南、偃师、缑氏、平(偃师西北)、平阴(孟津东北)、新成(伊川西南)、榖成(新安东)及巩、荥阳、新郑、中牟、开封等22县。

    《汉书》载,汉武帝“拜式缑氏令,缑氏安之。”卜式是有记载的缑氏最早的县令。《汉书》卷七六一载,“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举廉为缑氏尉。”史书有记载“汉武帝观仙人迹”的故事。《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若雉,往来城上。天子亲幸缑氏城视迹。问卿:“得无效文成、五利乎?”卿曰:“仙者非有求人主,人主求之。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言神事,事如迂诞,积以岁乃可致。”於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    

    新莽元年(公元9年),王莽改偃师为师氏县,缑氏为中亭县,平县为治平县。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恢复西汉建置。《后汉书·卷十四》载,“兴其岁试守缑氏令。为人有明略,善听讼,甚得名称。”《史记·秦本纪》《通志 氏族略》载:“汉有缑氏令莒诵。”王充《感虚篇》载:“世称南阳卓公为缑氏令,蝗不入界。盖以贤明至诚,灾虫不入其县也。”《后汉书·卷十四》载:“北海靖五兴,建武二年封为鲁王,嗣光武兄仲。兴其岁试守缑氏令。为人有明略,善听讼,甚得名称。”《河南通志·卷五十六》载:“刘兴,齐武王演之子,建武初为缑氏令,有明畧,善听讼,迁弘农太守。” 

    三国(220年至265年)沿袭东汉建置,属魏国。 

    西晋时期,撤偃师和平县(今偃师西北25里),单设缑氏县,属河南郡。 东晋沿袭西晋,只设缑氏县。缑氏县辖区,大概包括偃师全景和登封、巩义一部分。《晋书·文苑列传》载:“赵至,字景真,代郡人也。寓居洛阳。缑氏令初到官,至年十三,与母同观。”可惜没有写出这个缑氏令的名字。陈寿《益州耆旧传》载“赵瑶为缑氏令,到任,虎负其子出界。”《华阳国志》载:“赵瑶字元珪,琰字稚珪,凡七兄弟,宣子也,皆以令德著闻。瑶少有公望,始为缑氏令,袁、赵二公相与书曰:‘赵瑶在缑氏,猛虎归迹。百里均尔,升平何难?’迁扶风太守,徙蜀郡。司空张温谓之曰:‘昔第五伯鱼从蜀郡为司空,扫吾第以侍足下矣。’瑶曰:‘诺。’寻换广汉,卒。”大意是说。赵瑶做缑氏令,以美德著称,连老虎都感动了,不愿伤害百姓,带着幼崽出县境避让。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缑氏并入洛阳。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4年)复置缑氏县,仍属洛阳郡。《宋书·列传·卷九十五》载宋高祖刘裕永初三年,“德祖遣振威将军、河阴令窦晃五百人戍小垒,缑氏令王瑜四百人据监仓,巩令臣琛五百人固小平。”据此可知,当时缑氏县属于南朝宋,县令王瑜。

    北周建德六年(577),缑氏县县城迁于今偃师市缑氏镇北七里,原来的官府变为客店,故名府店。新县城大概在今新安滩一带。    

    隋开皇四年(584年),将县城迁到今顾县一带(顾县之名由此而来。后来缑氏县城迁走后,此地叫“故县”,后人讹称为“顾县”),属洛州。开皇十六年(596年),缑氏县并入偃师县。隋大业元年(605年),重新设置缑氏县,属河南郡,再迁移县城在今缑氏镇东南十里,大致在今府店镇府南一带。大业十年(614),迁县城在今缑氏镇西南三里,大致在今浏涧河一带。    

    唐初(618年),诸州县因地位是否重要和人口多寡,分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偃师为畿县,缑氏为次赤县。贞观十八年(644年),省缑氏。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暴毙,追封为“孝敬皇帝”,葬于缑氏景山。武则天复置缑氏县,并下令将缑氏县城设置在今缑氏村,便于守护管理陵墓和接待前来祭拜的官员。偃、缑两县初属洛州,后属都督府。开元元年(713年)后属东都河南府。《旧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载,“于是左贬元亨为睦州刺史,元禧为资州长史,元禧弟缑氏令元祎为梓州司马。张易之诛后,元亨等皆复任京职,元亨至齐州刺史,元禧台州刺史,元祎宣州刺史。”《旧唐书·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八》载,“父自立,位终缑氏令。”

    五代仍依唐设置缑氏县。《周中大夫行蜀州长史上柱国郑公(知贤)墓志铭并序》记载:“郑知贤,字道鉴,荣阳开封人也。五代祖幼儒,(北)魏吏部尚书;曾祖振,安都太守;祖元轨,缑氏令。”

    北宋初年,仍设置缑氏、偃师二县。为营建护卫皇陵,宋庭特意从偃师、巩县、缑氏、登封四县版图中划出一块新政区,叫“永安”;起初叫镇,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升镇为永安县,县治在巩义芝田。因此才有了永安、缑氏两县的界碑。宋庆历二年(1042年)废偃师,四年复置。史载“李之才(?-1045年)字挺之,北宋青社(今山东益都)人。天圣八年(1030),同进士出身。虽才达世务,但难为人所识,久不得调。后调任孟州司法参军。经道卿举荐,改任大理寺丞、缑氏令,辟为泽州签署判官。为人朴实坦率,自信而不矫厉。”宋熙宁五年(1072年)降偃师为镇,并入缑氏。八年(1075年)复置偃师,降缑氏为镇,属西京河南府。
    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年)置偃师、缑氏二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省缑氏入偃师。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设缑氏保,归偃师县管辖。


    两千多年来,不管行政辖区如何变化,然“缑氏”二字亘古未变,永彪史册。

图片1.png

 




16386751248220019999.png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电话直呼
在线留言
发送邮件
联系我们:
13608661122
13233915315
13837970112
18338879775
暂无内容
还可输入字符250(限制字符250)
技术支持: 守信网络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