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信息网】乡村振兴 亳都先行时间:2025-05-04 ------访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红卫 【乡村振兴信息网】(陈鹏飞 人民摄影网签约摄影师卢班视点摄影报道) 乡村振兴 种子先行。 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位于洛阳市偃师区传统农业乡镇---大口镇,历任政府对亳都公司的成长更是关注有加,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倾力支持,近年来,该公司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2019年被认定为洛阳市企业研发中心、河南省农民教育培训基地;2021年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被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谈起公司的发展,该公司创始人韩红卫说,他生于1966年,现任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高级农艺师。 八十年代,还处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大环境下,偃师这片土地上出现许多农业科研实验站,也出现了很多默默奋斗在科研育种道路上的“土专家”,刘永祥、李德炎、徐才智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不到二十岁的韩红卫就是跟在这群前辈后面的一员,他是农民的儿子,深知优良种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虽然做着繁琐又枯燥的一些实验记载工作,但仍对新品种的选育工作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但是育种是一个艰辛又漫长的过程,加上受当时条件所限,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一定能选育出一个理想的新品系。 人要吃饭,科研需要人员及资金,没有钱科研支撑不下去,他就开始从外地引进一些玉米、棉花大豆等高产品种回来经营试种推广,从中赚取一些差价,除去生活开支外全部补贴到科研育种上去,始终没有放弃他的育种梦。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头脑灵活的韩红卫和几个朋友注册了一个农业公司,主要经营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常规种子。公司刚起步,既当老板又当员工,既要跑市场又要搞生产,一天只吃一顿饭,只睡几个小时更是家常便饭。就这样七八年下来,积累了几十万的资本,市场跑熟了,客户稳定了,就想着可以自己单干,2009年,他注册了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小麦种子的生产加工经营,经营规模从最开始几十万公斤到现在年销售一千万公斤左右,年营业额3000万元左右。 提起小麦育种,其中的艰辛、繁琐和枯燥,只有热爱这份事业的人才能体会并享受其中,所谓累并快乐着。 一个小麦新品种的审定并推向市场往往需要十几年时间,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二个或多个材料的优点进行杂交,成熟后单独收获并做好记载,得出一代材料;然后用一代材料进行单粒摆播,第二年观察记载选出优良单株;第三年用这些优良单株进行单粒摆播和小区种植,观察群体、抗病性等特性,再选出优良单株,就这样循环到第四、第五、第六年,直到选出的这些优良品系稳定不再分离才能拿到试验点参加品种比较试验二年,区域试验二年,生产试验一年,在参加试验的五年中,测试产量必须比对照品种增产百分之五以上,并且抗病性、抗病虫害性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推荐到品种审定委员会上进行评审,这中间还要对新品种做一系列的检验,例如品质分析、DUS鉴定等,只要有一个不过关就会惨遭淘汰,这十几年的辛苦就全打了水漂。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又都包含许多复杂的工作内容,譬如简单的杂交二字就包括修穗、去雄、授粉、记录、收割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小麦生长的特定时间,去雄需要拿着剪刀、镊子搬个小凳子坐在麦田把一个个麦穗中针尖大的花蕊夹出来,处理一个麦穗至少需要七八分钟,每年都要做几百上千个,这样干下来坐的腰酸背痛、瞅的头晕眼花、晒得头昏脑涨;授粉和抗旱记录更需要在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二三点一天中气温最高时进行,热的汗水浸湿了衣服,蛰疼了眼睛,晒黑了皮肤,而这些都是育种中最基础、最常规的操作,每一步都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辛苦!然而热爱可抵一切,在韩红卫及团队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下,公司终于在2014年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偃亳197,公司的小麦育种工作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付出终于见到了成效,他干劲更大了,用于科研育种上的投入也由原来的几万元增加到一百多万元,接下来十年公司又陆续有偃亳330、偃亳1886、偃亳307、偃亳369等12个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申请到“旱地小麦播种机”、“一种简易的有机肥混合装置”、“小麦研究用测量装置”、“一种旱地小麦精确播种装置”等实用新型专利26个,“一种种子精选装置”、“一种农药生产原料混合装置”、“一种小麦种子储存装置”等发明专利4个,注册“亳都”、“夏都粮仓”、“洛农”、“麦园阁”、等商标6个;另外,公司审定的小麦品种偃亳1886、偃亳369被列入2022-2023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示范推广推荐品种;偃亳307、偃亳1886在2023年国家小麦新品种地展博览会上被组委会评为专家推荐品种。 公司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宣传下,在上级行业部门的组织和引领下,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大、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南阳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争取到了国家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品种比较试验、河南省旱地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联合体的部分试验的承担试点;先后有洛阳市副市长韩治群、偃师区副书记杜志宇、洛阳市农业农村局副书记牛正杰、洛阳市科技局局长陈宏、洛阳种业发展中心、科教科科长许宏涛莅临公司调研指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谢彦周、博士生导师胡银岗教授、武军教授、尤世民博士后、陕西省旱地首席专家谢惠民教授到现场指导小麦新品种试验、育种工作;河南农大詹克惠教授、河南科技大学王林生教授带学生到我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洛阳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杨子光、小麦所所长吴少辉带领科研团队到亳都公司试验点考察指导;陆续还有山西、陕西、洛阳各地组织农民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到公司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亳都公司历经近二十年的风风雨雨,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今年在偃师区推广小麦良种种植6万亩,签订良种收购协议2万亩,带动农民增收累计2000余万元。 韩红卫表示,公司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更离不开生育他的家乡,今后公司将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乡、回馈社会,为家乡的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河洛农夫】 |